江西欣盛泰實業有限公司
全國免費服務熱線:400-0989-769
電 話:0795-7859969
傳 真:0795-7878666
網 址:www.0315phone.com
地 址:江西省樟樹市城北經濟技術開發區1號路
近年來,濰坊、青島、日照等城市先后推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,博得當地市民一片叫好聲。
2015年5月,710輛公務自行車在市中區上崗,首發一周即迎來500多人排隊等卡。
2015年7月1日,章丘市3000輛公共自行車亮相后,使用頻率超出主管部門預期,章丘市民開始體驗到公共自行車帶來的便利。
濟南市區啥時候也能有公共自行車?不少市民發出了“嫉妒”的呼聲。“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”。然而,對濟南市民而言,似乎只有“臨淵羨魚”的份兒。
近年來,濟南先后多次嘗試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,但最終均無疾而終。公共自行車的“網”該怎么結,似乎難住了濟南。
呼吁 公共自行車公司致信“市長信箱”
據公開資料顯示,截至2013年底,濟南市常住戶籍人口為681.4萬人,6個市轄區常住戶籍人口約為433萬人。此外,濟南還有180萬已經取得居住證的流動人口。
然而,我們卻發現,市區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建設卻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。無奈之下,他將公司的產品優勢以及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好處,歸納到一封信中,投遞給了“市長信箱”。
據介紹,目前全國公共自行車發展速度很快,已經普及到200多個大中小城市。建設運營模式大體分為兩種,一種是政府全額投資、分期購買服務、專業公司運營、政府全程監管模式。另一種是完全市場化運作模式,由企業投資建設、運營管理。
“我們也想過由公司自己建設,但考慮到難度較大,最后放棄了。”鄭先生說,武漢、銅陵、都江堰等較少城市采用此種模式,目前全國沒有成功案例。
其實,在全國公共自行車剛剛起步之際,濟南就有企業進行了嘗試。2008年,公共自行車免費租賃曾大規模亮相,當時,龍騎天際國際傳媒公司在濟南多個地方設置了免費自行車租賃點。然而,運行僅僅兩個月,公共自行車便退出了濟南的舞臺。
龍騎天際國際傳媒公司本打算用車體、車棚上的廣告收入來填補建設公共自行車的成本投入,但因站點設立困難重重,投資機構也失去了信心,最終資金鏈斷裂。
2009年10月,在第十一屆全運會期間,商人郎列衡曾購置了1000輛自行車,免費提供給全運會各場館,并希望借全運會之勢,在濟南再次推廣公共自行車。然而,全運會結束后,相關部門以無處停車為由,使得項目再次擱淺。自此之后,再沒有商業公司繼續在公共自行車上進行嘗試。
章丘 使用頻率之高超出預期
“小綠”現在是章丘市民茶余飯后討論次數最多的話題,這正是章丘市民對剛剛投入運行的公共自行車的昵稱。從市民的歡迎程度中不難看出,采用政府全額投資、分期購買服務、專業公司運營、政府全程監管模式的章丘公共自行車系統試水成功。
8月的章丘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一片忙碌。工作人員通過電子系統記錄著每一個站點的自行車使用情況,并據此向在各個站點間運送自行車的調度車輛傳遞著指令。
“一個月里已經辦理了12643張租車卡,累計騎行人次更是高達22萬次之多。”章丘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主任馬業林表示,章丘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正式啟用后,受歡迎程度超過了他們的預期,經常有市民打電話要求增設站點、增加車輛,甚至有不少企事業單位、商場申請要求設點。“進入九月份,隨著大學城的學生返校,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還將進一步上升。”馬業林說。
7月30日,記者在章丘交通技校公共自行車站點發現,雖然是下午1點,正值一天高溫之際,該站點的公共自行車卻已被借走了一半,陸陸續續還有市民前來借車。“辦理時需繳納100元保證金,50元充值費,較低的押金額度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民使用自行車的門檻。”馬業林表示,借車卡每天使用不限次數,每次借車后的第一個小時免費,單次超時按1元/小時收費,每天10元封頂。截至目前,出現扣費的情況十分少見,市民基本上屬于無償使用公共自行車。
章丘市民趙女士每天上午都要前往距離小區1000多米處的菜市場買菜,之前她會選擇乘坐公交車出行,但公共自行車推廣后,她便再沒有趕過公交。“公共自行車太方便了,在小區門口就能騎,省了等公交的時間,而且自行車還有密碼鎖,買菜的時候也不會擔心自行車丟失。”趙女士稱。
根據章丘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的數據統計,公共自行車在夜間的使用頻率與白天基本持平,為何夜間對公共自行車會有這么大的需求呢?記者發現,原來夜間騎自行車已經成為不少章丘市民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。在百脈泉公園和章丘各休閑廣場,每晚都有市民騎著“小綠”徜徉在夜色之中。
瓶頸 誰來牽頭推進是關鍵
3月17日發布項目采購招標公告,7月1日正式運行,章丘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推進似乎順利高效。而實際上,章丘市在推進公共自行車的過程中難度并不小。
章丘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健告訴記者,章丘市10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的規劃和建設是難度最大的地方。“站點要選好區域位置,安排好供電線路的鋪設,還要顧及站點附近商戶、居民的意見。”王健稱,要實現站點的落地首先需要做好和規劃、供電、城管等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,缺一不可。公共自行車在建設之處就被確立為章丘市“一把手”工程,章丘市交通運輸局作為牽頭單位,這為后續與其他職能部門的協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。
一位公共自行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并不在任何政府部門的職能范疇之內,而且修建公共自行車工程量巨大,一般沒有哪個政府部門主動牽頭推進。“只有上級領導做出明確指示時,公共自行車才會得以推進”。
“附近的商鋪會擔心站點影響了門店前的空間,很多小區的開發商也不舍得拿出3個車位大小的空間修建站點。因此幾處原本規劃的理想位置最終都沒有成功設點。”王健表示,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重新選擇替代站點。
“公共自行車是否適合章丘?”、“現在是否是修建公共自行車的最佳時間?”在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之初,也有部門和市民發出質疑之聲。對此,王健稱,市民對公共自行車只有初步認知,但其在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、改變市民出行方式上的很多優勢卻并不了解。王健坦言,當初去外地考察時,他知道公共自行車是個“好東西”,但考察后他不禁感慨“沒想到這么好”。
在王健看來,公共自行車是個性價比特別高的項目,不僅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現象,讓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無縫對接,破解了交通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,還壓縮了“黑出租”的生存空間,推動了健身運動的開展,并且基本“零差評”,引來群眾一片叫好之聲。“章丘市一期公共自行車共投入2800萬元,視公共自行車運轉情況分5年付清,相對于公共自行車的社會效益而言,絕對是花小錢辦大事。”王健告訴記者,最終章丘公共自行車的運轉情況用事實回擊了當初的質疑。